English

略谈中国画笔墨的意义

问题研讨
2000-01-09 来源:光明日报 张立辰 我有话说

中国画创作精要在于笔墨之美,笔墨美是中国绘画在漫长的历史传统中逐渐生成、不断创新积累出来的民族精神的艺术结晶,可以说,它浓缩了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哲理思考以至审美表达及个性宣泄的全部内涵。

潘天寿先生在论画残稿中云:“笔墨取于物,发于心,为物之象,心之迹。”笔墨既是形而下的材料工具与具体技法的表现痕迹,更是形而上的精神文化内容。就传统而言,既是“技”又是“道”;就今天我们的认识而言,它既是中国画的语言文字形式,又是艺术造型手段。只有掌握笔墨表现规律,才能找到吸收融合其它,发展创新的契合点。而且中国画创作中的精神境界,传神写意,自然之美和艺术表现中的笔外笔,墨外墨,意外意“入乎于内”“出乎其外”及格调优劣高低皆关乎此。中国画笔墨的表现力和审美价值,历来都是十分肯定的,只有混淆了中国画的界限,才可能产生轻视笔墨的认识。可以说笔墨及其结构乃是中国画的灵魂。作为中国画灵魂的笔墨语言形式,发展空间仍然是极为广阔的,中国画笔墨的含量、笔墨结构的表现力、文化精神内涵是无限的,中国书画同源又同道,书法与绘画互促互用早已成为中国画发展的基因并正在直接影响着中国画笔墨的新发展,关键在于我们能否深入到传统文化中去挖掘,深入到生活中去发现,而又能将修养个性融化其中去进行创造。

历代艺术大师无不重视把握住笔墨语言这一中国画的要素。笔墨及其结构包括多种空白是抽象的思想感情和画家风格特性的形象载体。因而强调笔法笔意、笔墨内涵是提高笔墨质量的关键。在中国画优秀的传统里,一笔下去既是再现又是表现,既是造型又有独立的形式美。中国画的历史传统始终紧紧地把握着笔墨的这一具体而又抽象的审美内容,追求着“理趣意韵”之美——其本质精神是超越于真实客观地描摹物象的认识水平的。画家提笔面素,解衣礴,染翰挥毫,呈现的是对物象感受神化了的笔墨,是笔墨神化的意象境界。这是中国哲学、文学、历史赋予作为“文中之文”的中国画艺术非凡的审美理想追求。我们对中国画强调纯化笔墨,提炼笔墨结构语言形式,与传统文化精神息息相关。对从事中国画教学和中国画创作的人来说,重视中国画艺术传统中的笔墨语言——同时更要重视强化笔墨语言基本功的训练,强化整体性地深入理解和领悟生成笔墨文化的中华文化的大背景与悠久的历史。

中国画渊源流长,完全相信它能够坚持自身规律而吸收融合中外其他艺术之长,不断发展完善自己,过去是这样,现在和将来更应是这样。强调重新认识中国画的笔墨精神,绝不意味着因循守旧,不求新变。我们提倡把握传统哲学思想,文化艺术之道和精神内涵应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提倡尽量去了解包括西方在内的所有其他文化艺术体系和艺术规律,但是了解人家也是为了更好地认识自己,有利于取其所需健康地发展完善自己,更有利于和人家拉开距离,而决不是要向人家的体系靠拢和看齐,更不能“接轨”,尤其不能站在西方立场来改造中国画的基础。葆有中国画的东方气派与民族特征,不仅是继承传统艺术精华的问题,而是意味着如何看待传统文化精神价值的一个大问题,是具世界意义的文化战略问题。

没有创造就没有传统,但是,中国画只有在民族的优厚传统的基础之上,才可能有更新更高而又符合时代甚至超越时代的创造。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